fbpx
TechTeller (科技說)
  • 首頁
  • 開箱評測
    • 藍牙耳機
    • 電腦相關
    • 手機
  • 知識科普
    • 數碼周邊
  • 趨勢分析
  • 電腦筆電
    • 桌機
    • 筆電
  • 遊戲
  • 影音專區
  • 互聯電商
    • SEO教程
    • 網店經營
  • 關於我們
  • 首頁
  • 開箱評測
  • 知識科普
  • 趨勢分析
  • 電腦筆電
  • 遊戲
  • 影音專區
  • 互聯電商
  • 關於我們

Computex 電腦展重點整理 – 電競與電腦廠商的較勁(二)

Alex Lee
Alex Lee
21 7 月, 2018 Posted on電腦相關 4,548 0 0

前言

繼上一篇Computex展覽,針對技嘉與微星的新產品介紹之後,這次將為各位介紹香港商Zotac,華碩以及ROG的新產品,看看這次幾家廠商到底端出有甚麼新的牛肉。針對微星 & 華碩 & 技嘉 的電競筆電,也特地在此做分析與比較,讓想要跟上這波輕薄型電競筆電的買家們,能夠快速比較一下這三支產品(MSI GS65 / ROG GM501 / Aero 15X)之間有甚麼差異,幫助買家的購買決策。就讓我們從Zotac開始吧。

Zotac – 強打小型桌機,大推電競背包

大秀電競背包VR GO搭配HTC VIVE / 首次展出小型移動工作站 QK7P5000 / 展示聞名的名片大小隨身電腦 P1335

Zotac這次參加了Computex 2018,而Show girl在舞台上不停的宣傳的產品是”VR GO”,此產品其實跟微星的VR one是大同小異的。VR GO的產品定位就是用於遊樂園與遊樂場所之VR 體驗,透過將VR ready的電腦背在背後,並且在背包上面放入大容量電池,使用者可以搭配HTC VIVE遊玩VR headset相關之遊戲或是甚至用於設計領域。VR GO搭配的處理器為桌機級的i7-7700T以及顯示卡 NVIDIA GTX1070,記憶體為16GB DDR4。

可以注意到,VR GO還是使用前一世代的CPU,而非第八代COFFEE LAKE 處理器。但Alex了解其實目前CPU的效能都完全足夠應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遊戲,因此廠商或許認為不值得急著花錢將處理器更新。

另外想分享給大家的是,背包型的電腦搭配VR headset的應用目前其實無法深入到每個家庭,主要是這種娛樂體驗需要一定空間與成本,因此幾乎只在特定娛樂場合看到。尤其在去年特別多廠商將此產品視為行銷用途,到了今年其實已經失去話題性。畢竟,消費者較關心的,是真的容易觸碰到的產品吧。
 

另外Zotac這次展出了Q系列,也就是小型桌上型工作站 QK7P5000,搭配的處理器為Kaby Lake世代的i7-7700T以及專業級顯示卡Quadro P5000,雖然處理器還沒有使用最新一代COFFEE LAKE,但機身極小為此產品特色,實在難以想像這麼小機身下,可以塞進桌機CPU與P5000這樣高規格裝備。

散熱的效能部分是令人最好奇的,官方網站並沒有揭露散熱效能相關資訊。而此相似競品則是微星的Vortex W25,不過微星的W25機身較大,並且搭配的是最新的COFFEE LAKE處理器。
也可以看到Zotac展出了名片大小的桌機P1335,一張名片一樣大的機身設計令人驚艷,可以想見等於隨身攜帶了電腦在身上又不占空間,雖然效能不能跟一般桌機相比,但是只要隨處有螢幕滑鼠接上後就可以使用也是非常方便

Zotac總結

Zotac當初以小型電腦聞名,這次難得在Computex看到Zotac來展示武力,幾乎將Zotac所有電腦產品線都一次展出。也可以看到原本以電競為主軸的Zotac開始拓展產品線,開始做起B2B的工作站生意,而這塊領域是Lenovo,HP與Dell的戰場,MSI則是進入此領域約四五年。Zotac的進軍,代表著分散著電競的風險,想要瓜分工作站的高利潤市場

華碩 – 展出全新設計之Zenbook系列

全新轉軸設計與多色選擇的ZenBook S / 搭配i9與全新screenpad的ZenBook pro / 重新定位的VivoBook搭配MX150顯示卡

華碩的筆電則是推出了新款的ZenBook pro,ZenBook S以及VivoBook。
ZenBook pro這次主打的就是ScreenPad,功能就是觸控板多了一個螢幕來當作延伸螢幕的概念,增加工作效率。裡面搭配了一些Microsoft的軟體,比較方便的功能就是計算機功能或是行事曆,但行事曆無法使用outlook或是gmail的,只能使用Microsoft本身的行事曆,這部分可能會另有些常用其他行事曆的用戶覺得不方便。

而觸控板當作延伸螢幕的另外好處就是當使用Power Point做簡報的時候,可以透過觸控板做些常用指令,例如調整字體顏色大小等等。不過Alex說實話,此功能是作為行銷噱頭為主,實際功能並沒有這麼實用,如果為了觸控板當作延伸螢幕功能而欲購買者可能會失望,因為畢竟目前華碩並沒有開發特製軟體解決使用者的痛點。

這次Zenbook Pro 15也放上了最高規的處理器i9-8950HK,搭配的顯示卡為GTX1050Ti,可以注意到華碩官網顯示i9頻率最高到4.1GHz,而非規格的4.5GHz,意思就是i9的處理器在Zenbook Pro 15上是會throttle的,因為熱耗問題無法讓處理器的效能發揮到最大,但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Zenbook Pro 15機身設計非常輕薄,雖然無法讓效能最佳化,但對於手上有足夠錢想攻頂到i9的使用者來說也許不是問題。

面板顯示部分,搭配的是7.3mm的窄邊框設計,最高支援4K解析度,並且是PANTONE校正過的螢幕,支援到100% ADOBE。14吋的規格則是最高到i7第八代(沒有說明那些特定處理器)與GTX1050 Max-Q顯示卡,此部分Alex較不能理解為何要放入GTX1050 Max-Q而非Max-P。雖然ZenBook Pro一直以來價格都不低,主打premium laptop概念,但輕薄又外觀設計好看的情況下,這台的確值得想要一台高效能的輕薄筆電用戶購買。
   

ZenBook S系列則是換上新設計機身以及可以注意到B面與C面打開後會呈現145度的角度,鍵盤下機身呈現5.5度的傾斜,這讓打字上更舒服,就不需要再使用筆電架讓鍵盤去調整到適合打字的角度。另外更重要的是, 此為轉軸的下沉式設計提供更好的方式,可以讓整體設計更漂亮,比起過去傳統的轉軸設計,也因為角度的關係,讓後出風口的熱能夠不會直接吹在面板上,據競爭廠商調查,發現華碩已經將此設計申請了專利。

VivoBook S14/S15這次主打多種顏色可選擇,機身打開跟S系列類似的135度傾斜,機身跟Zenbook Pro一樣約為18mm以及1.8kg的輕薄設計,但在面板顯示部分又更強調窄邊框,左右只有4.8mm寬,上邊最低更是只有7.95 mm寬。

VivoBook定位就是在Zenbook Pro之下,因此處理器為U系列而非H系列並且顯示卡只到MX150。特別要注意到華碩這次特別調整規格,因為VivoBook以前搭配的顯示卡可以到GTX1050,這讓VivoBook與ZenBook Pro的產品差異性較低,Alex認為這次規格調整讓產品定位更明確。

華碩總結

華碩這次的新轉軸設計非常有意思,其實除了視角更佳之外,也讓散熱更好,因為底面的散熱孔與桌面的接觸更少,讓熱排得更順暢。不得不說華碩在機構與ID的創新上還是較其他廠商著墨更多。只是”ScreenPad”這功能不得不說是一個噱頭了,畢竟實際使用情境來說,並沒有為使用者解決多少痛點。

ROG – 新一代電競筆電與電競手機首次亮相

新電競筆電 Scar II & Hero II 搭配窄邊框與自豪的散熱設計/ ROG Phone 專為電競手遊玩家而生

華碩的電競品牌ROG這次展位則是設計特別有巧思,將FPS與MOBA兩種類型遊戲分區域,這也是呼應產品上的設計,就是最新一代的Strix Scar II以及Strix Hero II。Strix Scar系列主打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這次特地將WASD鍵設計完全透明,讓鍵盤發光的時候會特別明顯,而非像是上一代用不同發光設計來做區隔,但壞處是要是玩家同時玩MOBA以及FPS的話就沒有得選擇。
另外Scar這次搭配了144Hz 3ms的窄邊框面板,以及使用了Zephyrus自豪的散熱設計。而Hero系列則是將QWER四顆鍵盤設計成透明,面板搭配跟Scar也不同,只有144Hz而沒有3ms response time,原因就是射擊遊戲的畫面變化非常快,需要更快的回應時間。Zehpyrus最新一代的GM501也在此次展出,GM501的規格部分就留在後面的產品規格比較與分析吧
 
但其實這次ROG最受注目的產品,莫過於新產品的電競手機 ROG Phone了。強調最高效能的ROG Phone,因應了手遊的普及以及手遊電競也開始成為新趨勢下,沒有一支特地玩遊戲的手機滿足電競市場。ROG Phone搭配Qualcomm SDM845。此手機特別強調散熱系統”Gamecool 3D 均溫板冷卻系統”,不外乎是利用了在ROG做電競筆電的知識來用於電競手機,這種原理就是類似導熱管的方式來將熱排出,更好的散熱就能讓CPU發揮更佳的效能。
 
我倒覺得特別重要的是在手機側邊有一個特殊的充電規格,讓遊戲玩家可以不會因為邊充電而讓手變得難以操控手機,著實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此外也為了電競直播玩家出了一款雙螢幕手持模式的 TwinView Dock,讓玩家可以同時玩遊戲並且又用另一支手機做直播,但是必須要強調的是,此款dock一定要買兩支一樣的ROG手機,這其實相當不易…畢竟大多數人已經有一支手機,還要特地買一隻一樣手機用於dock與直播,需求想必較低。上市的話可能要等到七月才會有消息。

ROG總結

ROG這次新的電競筆電其實沒有太多更新,只是將散熱設計與窄邊框放入了新一代的Scar與Hero上。倒是ROG phone卻是做得比Razer Phone更確切的解決了手遊玩家的痛點,例如散熱與充電線等等困擾,或是提供更方便的周邊配件,在這支產品線上,想必能發揮的比Razer更好,若是以後在傳說對決的賽事,看到選手使用ROG phone,我想也不意外吧。

輕薄型電競筆電規格比較表

最後就是為各位比較一下近期正夯的輕薄型電競筆電之間的規格差異,讓有興趣想買輕薄型電競筆電的玩家能夠在買之前有個快速比較

最後,你或許還會想看…

Computex 電腦展重點整理 – 電競與電腦廠商的較勁(一)

GS65 8RE Stealth Thin 開箱評測 – MSI最好的高效能輕薄筆電
微星MSI GT62VR 6RD Dominator 不專業開箱
【重磅原創】大陸遊戲本電商生態分析 – 台灣視角
2018computex電競電競手機電腦電腦展
0
Share this post
CP值完勝Beats Powerbeats3 Wireless的耳掛式藍芽運動耳機!?
Previous
由前Sony調音師親自調音!取代AirPods的真無線藍牙耳機|Sabbat X12 pro
Next
Comments (0)
Back
Related Posts
2021電競耳機推薦|HyperX最強勁敵,美國市佔第一品牌Turtle Beach登台
電競電影多功能新寵,BenQ 高質感4K HDRi螢幕 – EW3280U開箱
Computex 電腦展重點整理 – 電競與電腦廠商的較勁(一)
GS65 8RE Stealth Thin 開箱評測 – MSI最好的高效能輕薄筆電
關於我們

TechTeller(科技說) 將致力成為兩岸三地華人最權威的科技網路媒體,攜帶著團隊核心成員的技術與內容運營能力、SEO能力。與對世界各地媒體、在地化搜尋引擎排名優化的掌握,將內容觸達至全球不同的聽眾,使得台灣蘊含的科技內容能量,發揚光大到全世界!

分類導覽
互聯電商 數位行銷 知識科普 趨勢分析 開箱評測 電腦 精選專題
友情連結
字媒體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Copyright © 2020-2021 TechTeller (科技說). Designed by nicetheme.
  • 首頁
  • 開箱評測
    • 藍牙耳機
    • 電腦相關
    • 手機
  • 知識科普
    • 數碼周邊
  • 趨勢分析
  • 電腦筆電
    • 桌機
    • 筆電
  • 遊戲
  • 影音專區
  • 互聯電商
    • SEO教程
    • 網店經營
  • 關於我們
Top Keywords
  • 無線藍牙耳機 推薦
  • 真無線藍牙耳機CP值
  • 平價藍牙喇叭 推薦
  • macbook hub
  • 平價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 無線藍牙耳機
  • ANC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 ANC主動降噪
  • #真無線藍牙耳機
  • ptt真無線藍牙耳機
  • cp值真無線
Alex Lee
Alex Lee
科技說主編輯 對於科技趨勢與科技產品抱持極大熱忱,願意嘗試各種產品與活動。並且利用此熱忱透過寫文章來分享給觀眾需要的知識 若有需要任何合作,請寄到以下信箱: [email protected]
19 Posts
7 Comments
70 Likes
Top